韩国总统选举将于3月9日举行正式投票。目前,两位热门候选人相爱,结果难以打破。今年关于中国话题的讨论已经成为竞选过程中最热门的话题,在此期间也有一些对中国的强硬主张。选举结束后,新的韩国政府将如何处理与中国的关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当地时间3月8日,韩国光州官员为选举设立了投票站。(图源:视觉中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和全球战略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周边战略研究办公室主任王俊生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韩国选举中出现了大量的中国元素,值得关注。在过去的选举中,日本的政策问题相对突出,但这突出,但这次经常炒作中国问题,这表明韩国对中国的舆论存在很大的问题。
王俊生说,原因既有大背景,也有小环境。背景是,自拜登政府上台以来,美国一直致力于通过加强盟友关系来压制中国。拜登政府吸引盟友的切入点是价值观、意识形态和身份政治,这表明我们与你不同。韩国认为自己是一个自由民主国家,在这一点上接近美国;小环境是,过去韩国的经济实力比中国强,在与中国发展关系时有一定的优越感。然而,随着中国的超越,韩国的优越感逐渐丧失,甚至变得失落。因此,在一些与中国有关的问题上,出现了挑剔和消极的做法。这也反映了一些韩国媒体的心理失衡。
辽宁大学美国与东亚研究院院长吕超认为,韩国的一些反华声音在短期内可能会很强烈,但不会持续太久。
吕超告诉《环球时报》,中韩建交已经进入第30年。俗话说,两国关系已经进入成熟轨道,不太可能出现起伏。事实上,韩国最近的总统,从卢武铉、李明博到朴槿惠和文在寅,都非常重视中韩关系,尽管他们有不同的执政理念。我相信,无论谁赢了这场比赛,都不会对中国政策做出重大调整,中韩关系也不会大幅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