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气象部门预测,1月20-24日,中国中东部及西南地区将出现今年以来最大范围的雨雪天气过程,为蔬菜等“菜篮子”产品提供了有力支撑,为蔬菜等“菜篮子”产品提供了有力支撑。农业和农村部高度重视,紧急部署防灾减灾工作,要求各省(区、市)农业农村部门立足抗灾抗灾,主动作为,积极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加强责任落实。过年了,冬奥会就要到了,要做好蔬菜等“菜篮子”产品的稳定保供。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高度重视,将防灾减灾作为当前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措施,切实减轻灾害影响,确保小麦安全越冬,保障“菜篮子”产品生产安全,为稳产保供赢得主动。
科学性和有效性。加大与气象部门的沟通和会商力度,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实施科学防范。对北方冬麦区应加强小麦分类管理,及时采取保温保墒措施,加强晚弱苗管理,保证冬小麦的安全越冬。在北方,蔬菜设施要及时加固温室大棚等设施,及时清除积雪,防止塌陷,调节温度湿度,提高保温、抗寒性,有条件时及时补光,促进蔬菜生长。特别在蔬菜育苗中应加强苗床的保温,加强苗期病害的防治。南疆应加强对油菜花、露地蔬菜、果树的田间管理,及时清理沟渠,排涝降湿,露地蔬菜与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露地蔬菜与叶面肥相结合,增加抗逆能力;果树要因地制宜地实施树膜覆盖,施用养分,采取果园熏烟等防寒措施。实施棚圈加固、幼仔畜禽保育、饮水系统防冻、饲草贮藏、饲草储备等措施,引导养殖户适当增加能量饲料配比,提高畜禽抗寒能力。升高养殖池水位,适时破冰除雪,使不耐寒性养殖品种尽快转入温棚。
强化指导服务。加强应急值班,及时调度灾情和救灾进程。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及雨雪灾害的发生情况,组织专家及早制订科学的防冻、抗寒技术方案,派遣工作小组和专家指导小组深入生产一线,了解灾情,指导农民因时因地因苗做好防寒抗冻措施。做好补种和改种、小畜补栏、水产补苗。强化救灾种子、种苗、肥料、饲料、疫苗等生产资料的调剂和调剂,保障灾区恢复生产。
做好产销衔接。注意市场动态,加强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信息的监控,及时发布供需信息,引导农户适时采收成熟农产品,努力增加市场供给,引导主产区与大中城市合作对接,建立稳定的供销渠道;进行各种形式的紧急促销活动,促进产销对接。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畅通“绿色通道”,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促进农产品快速、有序流通,保证蔬菜等鲜活农产品不断档、不脱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