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额达501.6亿元,其中柳州螺蛳袋的销售收入超151亿元。
近日,柳州市商务局公布的数据让广大网民感到震惊。这道当地小吃,臭豆腐,怎么会让那么多老吃货欲罢不能呢?
数据图片:人们通过手机拍下了螺蛳粉的展示图
一种仅有数十年历史的非遗
从柳州人的饮食习惯讲起吧。
螺蛳和米线在柳州人的饮食中是最受欢迎的。将米粉与螺蛳粉相结合,制成螺蛳粉,是柳州民间的一大创举。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柳州夜市逐渐繁荣,许多食客在吃米粉时有意无意地要求在自己的米粉中加入鲜辣螺蛳汤。后来,小贩们就试着用螺蛳汤煮米粉。桂林螺蛳粉就是其中之一。
图解:螺蛳粉的模拟模型
然而,这种才几十年的地方小吃,却蕴藏了浓烈的柳州元素。
例如,田螺自古就是柳州人的嗜好,螺蛳粉中的酸笋加工手法更是出现在《舌尖上的中国》中“祖传秘方”。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因素,在2021年发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名列其中。
由路边摊变成“网红”
原本,这种别具一格的点心,只是出现在柳州一带的街上。
柔软爽滑的米粉,配以酸笋、花生米、腐竹、酸豆角和时令蔬菜,浇在螺蛳汤里,别具一格的味道让食客上头。
微博截图
而且这种味道的“灵魂”就是笋。
2012“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让许多中国人认识到了以传统方式腌菜的酸笋。
仿佛一夜之间,螺蛳粉“走出”广西,进入全国消费者的视野,街边的螺蛳粉小店也开往全国各地。
“舌尖上的中国”截图
2020疫情期间,螺蛳粉再次成为守在直播间前一众网友抢购的美味。很多网民还在社交媒体催促发货,相关话题也一度登上热搜。
与螺蛳粉相遇的“工业思维”
为什么螺蛳粉会从路边的小摊贩一路火爆到一年五百亿?
这似乎与今日柳州的“工业思维”息息相关。
作为一个以汽车、钢铁、机械制造为优势产业的城市,“工业思维”为柳州提供了新的思路。
十多年前,柳州市就鼓励商人去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开设商店。尽管现在烹饪模式可以让食客们品尝正宗的柳州螺蛳粉,但是由于很多原料都是空运,因此大大增加了经营成本。
这种两难局面从此由于袋装螺蛳粉的出现和大批量生产。2014年,首家螺蛳粉袋装企业诞生。自此,柳州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螺蛳粉的生产标准和发展计划。
简介:员工正在包装螺蛳粉
有了螺蛳粉就可以做成“袋装”了,老北京人就是住在家里也可以吃到美味的街边小吃。其实,彼时袋装螺蛳粉已有近期大热预制菜的影子。
年产值突破500亿之后,螺蛳粉的未来何去何从?
根据当地媒体报道,柳州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推动柳州螺蛳粉企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行业规模不断扩大,龙头企业培育明显,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品牌知名度持续提高,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做实柳州螺蛳粉这一特色产业,在推进补链延链上下功夫,确保整个产业链健康发展、优质发展,实现规上螺蛳粉工业产值增长20%以上。